加盟热线
卵巢不同于女性身体内的其他器官,它是与生殖功能密切相关的器官之一,卵巢是灰红色的略显扁平的椭圆状的器官。卵巢可以产生并排出卵子和分泌出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二十多种激素,不仅是实现生殖功能的器官也是保证其他身体机能的重要保障。那么正常的卵巢厚度应该是多少呢?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为一对扁椭圆形,灰白色,表面不平滑的实性组织。大小,形状因年龄而异,成人约4×3×1cm,重5~6g;绝经后逐渐萎缩,变小变硬。卵巢可分为前后两面,上下两缘,内外两端。外侧端靠近输卵管伞,内侧端依靠卵巢固有韧带与子宫角相连;下缘隆凸,游离,上缘较直,由卵巢系膜将其连于阔韧带后叶,成为卵巢门,骨盆漏斗韧带的血管及神经由此进入卵巢。
一般情况下卵巢和子宫内膜在月经的周期中形态和大小是在发生改变的,这才导致月经来潮的主要原因,因此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来评判,但是一般卵巢最大径不会超过4cm,内膜厚度一般在月经来的前2-3天最厚,每个人的月经量不同厚度也不同,大约是10-15mm左右。
卵巢表面无腹膜遮盖,为单层柱状上皮,下面有一层厚的纤维组织膜,称为卵巢白膜。再向内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含有数以万计的卵泡及致密的结缔组织。髓质在卵巢的中心,无卵泡,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神经及疏松的结缔组织。
一般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5-10MM。子宫内膜的厚度是随着月经周期不断变化的,并不是恒定不变的。月经期:子宫内膜功能层脱落保留基底层,增生期:月经第6-14天内膜厚达1-3mm。分泌期:月经第15-28天,子宫内膜厚达5-7mm。
常见的卵巢疾病:
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有良性、临界恶性和恶性之分。临界恶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增生活跃及核异型,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复发迟。
1)浆液性囊腺瘤:常见,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澈液体。有单纯性及乳头状两型,前者多为单房,囊壁光滑;后者常为多房,内见乳头,偶见向囊外生长。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立方形或柱状上皮,间质内见砂粒体,系钙盐沉淀所致。乳头分支较粗。
临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为中等大小,多为双侧,乳头状生长在囊内较少,多向囊外生长。镜下见乳头分支纤细而稠密,上皮复层不超过3层,细胞核轻度异型,核分裂相《1/lHP,无间质浸润。5年存活率达90%以上。
浆液性囊腺癌为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40%~50%。多为双侧,体积较大,半实质性。结节状或分叶状,表面光滑,灰白色,或有乳头状增生,切面为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坏死,囊液混浊。镜下见囊壁上皮明显增生,复层排列,一般在4~5层以上。癌细胞为立方形或柱状,细胞异型明显,并向间质浸润。5年存活率仅为20%~30%。
2)粘液性囊腺瘤:常见,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30%。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较大或巨大。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含粘蛋白和糖蛋白。囊内很少有乳头生长。镜下见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高柱状上皮,产生粘液;有时可见杯状细胞及嗜银细胞。恶变率为5%~10%。
粘液性囊腺瘤偶可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在腹膜表面形成许多胶冻样粘液团块,外观极像卵巢癌转移,称腹膜粘液瘤,占粘液性囊腺瘤的2%~5%。瘤细胞呈良性,分泌旺盛,很少见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多限于腹膜表面生长,一般不浸润脏器实质。
临界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少数为双侧,表面光滑,常为多房。切面见囊壁增厚,实质区和乳头形成,乳头细小、质软。镜下见上皮不超过3层,细胞轻度异型,细胞核大、染色深,有少量核分裂,增生上皮向腔内突出形成短而粗的乳头,但无间质浸润。
粘液性囊腺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单侧多见,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切面半囊半实,囊液混浊或血性。镜下见腺体密集,间质较少,腺上皮超过3层,细胞明显异型,并有间质浸润。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5年存活率为40%~50%。
3)卵巢内膜样肿瘤:良性瘤较少见。多为单房,表面光滑,囊壁衬以单层柱状上皮,酷似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囊内被覆扁平上皮,间质内可有含铁血黄素的吞噬细胞。临界恶性瘤很少见。
恶性为卵巢内膜样癌,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10%~24%,肿瘤单侧多,中等大,囊性或实性,有乳头生长,囊液多为血性。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极相似,多为腺癌或腺棘皮癌,并常并发子宫内膜癌,不易鉴别何者为原发或继发。5年存活率为40%~50%。